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01章  (第2/4页)
0公斤,也就是1600斤以上的惊人成绩。    但这里是生产力底下的大佑朝。    “你知道么?”    雷栗像看五谷不分的傻子,“村里水稻种得最好又是上等水田的人家,去年一亩才出不到500斤,其他人,包括村长家的水田亩产都在350-450斤。”    “你晓得一亩田五百斤能卖多少银子么?按县城一斤米五文钱算,那就是五吊钱,二两半的银子。”    一亩田多50斤。    交了百分之十的税收,也能多出近45斤的米来,够一个成年汉子吃一个多月,哥儿吃的少能吃俩月。    “喔……”    周毅恍然大悟,然后又注意到一个点,“县城的新米确实挺贵的,在镇集才卖三文五一斤。”    “卖是贵,收就廉价多了,要是官衙收才三文钱。”    雷栗撇了撇嘴说,“县城米铺陈一年的米也是卖三文钱,不过县衙收的多,给钱又快,也有些田地大户会卖给县衙。”    “米铺收是四文钱一斤,但收不了这么多新米,还可能拖钱不给。”    雷栗和周毅说话的间隙,村长和村里的农户已经跟雷大山聊上了种田经。    虽然稻鱼鸭共生系统是周毅提出来的,但具体的cao作实施人是雷大山,也是他一直照顾水田,所以细节他最清楚。    “对了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